上個世紀90年代初,在煙臺一家中央空調公司工作的時候,我是物料計劃主管,閑的沒事的時候經常去倉庫溜達,每次有大件裝卸的時候,我總會在那里看看熱鬧。記得當時有個老裝卸工叫老于,每次別人說,這樣干,那樣弄,他就總是說,這也不行,那也不靈的,大家沒辦法了就問他,那于師傅您說該怎么辦呢?
他的回答讓我終生難忘–我也不知道咋弄。
后來,由于工作性質的原因,跟搞IT的,尤其是搞MRP/ERP的人,接觸的越來越多,我就發現,無論是公司內部的工程師,還是外聘的咨詢顧問,很多人也都跟老于似的。
在IBM做物料經理的時候,我負責過一個諾基亞手機的物流項目,其中牽扯到我們跟第三方物流的數據交換問題,我就問我們的IT經理,能否實現D這個東西?
他當時連想都沒想,張口就說,不行的,實現不了。
那我說A是肯定可以的吧?
他說這個簡單。
B也能做到吧?
他說這個是需要開發的,但應該能實現。
那我說A和B一關聯的話,那C就一定是可以實現的,對嗎?
他說應該是這樣的。
那我就問他,C跟D有什么區別嗎?
他就很尷尬地笑笑,哦,這樣啊,這樣啊。
現在我自己做獨立顧問,輔導的都是些大型制造業客戶,遇到的搞IT的牛人就更多了。
深圳有一個做手機的客戶,當時我們在那里探討分層跑MRP的問題,我還沒講完呢,他們的一個ERP主管就打斷我說,這不可能!Oracle(他們公司的ERP)做不到的!
我說為什么?
她說整個這套系統是她參與實施的,從實施、應用到現在已經七八年了,她從來就不知道這個MRP還可以分層跑。
我說看您年齡,您參加工作總共也就是七八年的時間吧?
她說是的,她一畢業就校招到這個公司來,而且很幸運,一來就遇到這個項目上馬。
我說怪不得呢! 您沒有見過的,那就一定就是不存在的。
在長三角一家大型集團公司也遇到類似的情況,關于內部交易銷售訂單(internal Sales Order, iSO)的,整機廠買內部供應商的零部件,下的iSO不能被分行,一下就是一個月的量,內部供應商也不能分行承諾,他們的ERP顧問說,就是這樣的,系統就是這么個邏輯。
我就問他,這到底是系統的邏輯呢還是您的邏輯?或者還是當初幫你們實施ERP的那幫顧問的邏輯?
他說我也搞不清楚,反正一直是這樣的。
仔細想想,還真是這樣,人跟人之間其實是沒有什么區別的,只是分工不一樣而已。